24岁遵义女孩为千里之外的白血病男孩捐赠造血干细胞

liukang20246小时前吃瓜动态238
“五天的发动针,3小时的收集。”11月24日,24岁的遵义女孩为千里之外的11岁白血病男孩捐赠了163毫升造血干细胞,送去了生命的期望。
一个“90后”,一个“10后”;一个在贵州遵义,一个远在千里。两位互不相识、互无相关的人,由于一种特别的方法“血脉相连”。
当天,天眼新闻记者赶到遵义医科大学隶属医院,在造血干细胞捐赠收集室里见到了正在收集造血干细胞的小田,她达观向上、纯真仁慈、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痛不痛?坚持一下就好了,立刻就完毕了。”病房里,除了医师,还有遵义市红十字会的作业人员和小田的爸爸妈妈,我们都陪在小田身边,默默地鼓舞着小田。
经过3个小时的等候,医师从收集设备上取出了一袋鲜红的造血干细胞,装进箱子,办完相关手续后,交给了特地从远方赶来提取造血干细胞的作业人员,几小时后,造血干细胞将被输入白血病患者的身体里。
24岁的小田结业后在贵阳作业,为了这次捐赠,她提早一周就回到遵义,每天到医院打一次发动针。
这一次的造血干细胞捐赠,缘于三年前的实习。2020年,小田大学结业后,来到遵义市红十字会实习,了解到捐赠造血干细胞能够抢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从那刻起,她便萌发了捐赠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主意。
在实习期间,小田打了2000多个回访电话,经过与回访者的沟通,进一步下定了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决计。2020年7月,小田鼓起勇气,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荣耀的造血干细胞自愿捐赠者。
上一年,小田就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她欣然同意捐赠,可是因被猫抓伤,注射了狂犬疫苗,错过了捐赠时机。对此,小田心存内疚。她说,分明有期望给别人生的期望,却因自己的原因错过了这次时机。
本年9月又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她既惊奇又惊喜,从容许捐赠那一刻起,一向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就怕半途又发生意外。现在总算成功捐赠,只期望小朋友能够早日康复,高兴快乐地茁壮成长。
而小田爸爸妈妈知道女儿要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也纷繁表示支持。小田的父亲告知记者,一个小小的行为就能够抢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功德,也是一件有爱心的事,女儿的挑选让他们感到很骄傲。
“跟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像小田这样的自愿者越来越多,捐赠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遵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邓旭说,这些无私奉献的自愿者们为了医学工作和人道主义工作奉献着自己的力气,期望更多的市民参加到这项崇高的人道工作中来,解救更多的生命,让科技与奉献精神开出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愈加绚烂。
为愈加关爱造血干细胞捐赠自愿者,2022年,遵义市红十字会施行“再生缘”方案,每年对成功捐赠的自愿者进行慰劳和关心。
据悉,自2008年遵义市榜首例成功捐赠造血干细胞以来,共招募自愿者9500余人,小田成为全国第16448例、贵州省第471例、遵义市第76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修改 吴浩宇
二审 陈颖
三审 钱诚
告发/反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