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何淼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石
连日来,中华白海豚一再在中山邻近海域活动,招引不少游客出海寻迹。1月15日一早,记者搭乘“粤中渔18181”游船,从南朗大街横门渔港动身驶向深海,等待近距离一睹“海上大熊猫”的“芳容”。在出海阅历丰厚的船长带领下,中华白海豚终究“践约而至”,让记者不虚此行。
记者了解到,跟着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每年冬天在中山海域活泼的中华白海豚数量逐步增多。而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毛绒玩具产品也现已在中山开端量产,叙述着中华白海豚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海上大熊猫”与深中通道同框
“今天天气不错,海上的风力也比较柔软,遇到中华白海豚的期望很大。”动身前,“粤中渔18181”游船的船长梁荣生已规划好了出海道路。
据梁荣生介绍,每年冬天是中华白海豚在中山海域活泼的黄金时节。在这个时间段,中华白海豚简直每天都来,而且一来便是成群结队,出没区域会集在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深中大桥一带海域。
上午10时许,跟着渔船驶入预判海域,梁荣生不时拿起望远镜四处眺望。依据他的阅历,中华白海豚行将现身。
“快看,来了!”朝着梁荣生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只身形巨大的白色海豚进入记者视野,其在游船不远处慢慢游动,不时跃出海面,好像在跟船上的人打招呼。跟着游船穿过深中大桥进入深海,探头而出的中华白海豚越来越多。它们随同在游船两边络绎前行,成群结队愉快寻食,与死后的深中通道、翠亨新区同框,构成一幅人与天然调和共处的美丽画卷。
海洋生态环境的“海豚赞成票”
据悉,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维护动物,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目标”。
在梁荣生回忆中,中华白海豚在中山海域活动阅历几回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华白海豚常常从珠海水域往北朝珠江口游动。但是,跟着围垦规模不断外延,海洋过度开发,再加上不合法采砂、渔业任意滥捕的影响,中华白海豚的活动规模继续往南缩短。“近几年,不合法采砂状况得到操控,休渔期安居乐业,深中通道建造时间短影响完毕后,它们连续回来了。”梁荣生以为,海域搅扰少,水质变好,鱼虾丰厚,中华白海豚天然就回来了。除此之外,为了启用新中山客运口岸,横门东水道挖深、拓宽了航道,鱼虾聚底,也招引更多中华白海豚来寻食。
“深中通道通车半年后,中华白海豚践约而至,与超级工程同框,标明中山海域的海洋生态修正状况杰出,这也是工程重视生态维护与可继续发展的有力证明。”梁荣生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包含中华白海豚在内的海洋生物供给杰出的生存环境,中山近年来还不断提高海上法律质效,严厉打击损坏海洋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中山市海洋综合法律支队供给的数据显现,仅2024年以来,该支队就查扣199艘涉渔“三无”船只,办结47宗不合法捕捉案子,并联合相关镇街端掉3个不合法捕捉窝点。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正是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进行规划的。现在,在中山一家特许商品生产公司,“喜洋洋”“乐融融”的毛绒玩具产品现已开端量产,估计新年之前将有1.2万个产品上市售卖。